“我國高鐵曾發生過臨時停車,有些原因是和齒輪相關,因此,我國高端裝備根本性的技術問題存在許多要解決的問題。” 重慶大學國家重點傳動實驗室王家序教授在2016年5月6日,在洛陽召開的以“新常態下的中國齒輪產業發展---持續創新,重構產業生態”為主題的“2016中國齒輪產業市場需求、技術支持及產融合作研討會”上如是說。

本次會議來自科研院所、企業的17位專家代表的精彩演講與報告,演講內容豐富,高端前沿,從各角度分享了行業發展、技術、企業經營和中國齒輪行業未來發展方向等方面的觀點、經驗和學術研究成果。
齒輪的品質直接影響產品的性能,其涉及航空航天、船舶、高鐵、機器人、風力發電、汽車等等行業。因此,首先,要提高傳統機械精密加工的水平至關重要。其次,隨著產業不斷升價換代,創新越來越具有挑戰性,跨學科發展成為必然趨勢,涉及了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如何與企業協同發展的諸多問題,中國齒輪專業協會主辦的此次會議的召開,希望為科研院所與企業交流與創新搭建交流平臺,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企業順利轉型提供服務。

中國齒輪專業協會秘書長李盛其在會上說:“前不久,我們到德國慕尼黑的工廠參觀,其制造水平令人佩服,它的背后是強大的大學與研究單位的基礎技術做支撐,這就是我們的差距,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我國的大學、研究所的基礎技術研發成果。之前,我們曾邀請過郭孔輝院士、胡正寰院士等專家做過報告,他們有自己的團隊并且多年潛心研究了許多創新成果,這些成果如果能夠與我們的企業合作協同發展,就產生的價值將是巨大的。因此,我們齒輪協會希望把科研基礎技術力量凝聚起來,為齒輪行業實現跨學科交叉發展希望搭建10個技術交流平臺。”

李盛其如數家珍地說:“這些平臺就是為企業提供交流協同發展,首先,我們希望成立‘電驅動動力總成傳動技術產業聯盟’,例如,把電機、電控、電池加我們的行業,形成‘三電一基’的創新產品,它涉及到了幾個專業的交叉,輪轂電機這個創新產品就是多學科交叉的成果;第二,建立機器人關節減速器平臺,重慶大學王家序教授就是行業學術帶頭人;第三,建立齒輪行業智能制造推進中心;第四,建立抗疲勞、長壽命、低噪聲齒輪制造技術的應用示范基地;第五,建立高端齒輪先進開發軟件應用推廣中心;第六,建立齒輪輕量化技術的科研與產業化應用中心;第七,建立面齒輪技術產業促進中心;第八,建立國際先進技術與國際化發展服務平臺等十大平臺,阿基米德網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齒輪技術分會主任、天津天海同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呂超在會上說,2015年新能源汽車高速發展,全球行業汽車結構將發生重大變化,2015年300%的增速,2016年至少將是200%的發展趨勢,重構齒輪產業的生態發展,定位很重要,企業未來戰略發展最重要,因為,現在是比誰的戰略眼光遠的時代,走出去請進來,學習國外的先進技術尤為重要,例如,濰坊盛瑞傳動公司就是一個成功例子。另外一個就是資金要多投在研發上,在全行業下滑的情況下,我們許多過去的龍頭企業還剩下什么了?一大堆廠房、先進設備,當初,把寶貴的資金投在了這些固定資產上,沒有投在研發以及人才上,因此,從生產模式創新如何走向智能化制造值得大家思考,加快產業協同發展,加快中國齒輪產業協同發展并盡快成立創新聯盟是有必要的。

關于機器人關節減速器的現狀與發展趨勢。王家序教授在會上說,近5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需求規模超千億以上,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機器人關節減速器占總成本約36%,但是,關節減速器市場的75%被日本人壟斷,除價格不菲外,存在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巨大風險,因此,高性能關節減速器已經成為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化發展的瓶頸問題。
王家序教授重點分析了國產工業機器人關節減速器的研制開發現狀及國內外差距,同時,介紹了我國工業機器人關節減速器存在的共性關鍵科技問題以及難點。他所領導的團隊在我國機械工程學科和機械傳動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與發展,特別是在高性能傳動系統與裝備的創新研究和有關重要工程設計、建設及運行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獲得過許多國家各種技術創新獎,去年又獲得了2015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王家序教授介紹說:“可喜的是,目前,國家自然基金委在有關技術應用方面的投入不減反增加,就是希望更多的高技術能夠實現產業化。”

齒輪的新技術實現產業化人才最重要,李盛其認為:“未來企業要可持續發展必須具備真正的能力,在改革開放之初,靠關系,那不是能力。企業要發展成為百年老店,必須吸引人才,儲備人才,有能力人才不會把錢放在第一位的,最主要是看中平臺,企業家要有創業精神,要平等對待人才,成就別人也是成就自己。”(馬曉嵐)
背景鏈接:
本次會議由有北京北齒有限公司、天津天海同步集團有限公司、德州齒輪有限公司、 盛瑞傳動股份有限公司等20多家組成。承辦單位是河南濟源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技術支持單位是北京理工大學、湖南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吉林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
本次會議主要內容:
1、宏觀經濟形勢及環境分析:國家新常態下經濟形勢分析、產業政策分析,發展趨勢分析。特邀國家部委辦及專業機構專家學者報告;
2、產業及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新常態下行業經濟的發展,經濟政策的實施,行業發展的方向,生產經營成果分析以及趨勢;
3、企業面臨的經濟環境,困難及先進企業的經驗和做法,邀請先進企業講創新、調結構的心得體會及做法;
4、技術支持及資金支持:特邀國內著名專家學者講述先進制造技術和技術創新,專利、融資租賃、兼并重組;先進企業技術交流;
5、河南濟源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車輛螺旋錐齒輪“抗疲勞長壽命項目齒輪用鋼高端產品”認證項目發布;
6、產業鏈“四新”信息發布會及供需見面洽談。 |